文/孙保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满招损,谦受益。这两句充满辩证的格言经久流传,有其垫底就算是马后炮,我还是要放。虽然男篮世界杯已经落幕,但审视中国篮球的思考与辩论才刚刚开始。
我先说说没完成任务的中国男篮。为什么没能完成进入十六强的任务?就这一届中国男篮的实力,让他们打进十六强,进而获得直通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就是一个不切实际,不自量力的目标。倘若国际篮联不改变长期沿袭的选拔办法,还是亚洲冠军去奥运会,中国男篮还有戏。如今章程一改,在强队如林的阵势里,中国男篮很难突出重围,包括明年6月的落选赛。当然,这届杯赛分组中国男篮拿到了上上签,与波兰队一战也让我们看到了机会。然而,中国男篮却功亏一篑。此战一折,实则就宣告中国男篮到此止步了。
我不想再分析中波之战的败因了,觉得训练了近4个月的中国男篮没有做好“四个储备”才是名落孙山的重要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是人员储备不足。只带三个中锋,显然是对困难形势估计不足。易建联、王哲林自不必说,周琦多长时间不在国内了,只看几场热身赛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应该带上沈梓捷,这个小伙子作为培养对象带上有益多多,是生猛而又有可雕塑之材!
二是体能储备不足。别看世界杯历来是4节X10分钟的赛制,看似中国球员打CBA联赛是4节X12分钟,体能该不是问题,实则不然。世界杯赛是什么样的节奏与对抗,CBA联赛的强度自是差了不少。再者CBA联赛关键球都是靠外援掌控,世界杯得是自己干,重压之下体能更是下降得厉害,要知道世界杯和奥运会多年的赛制就是两天一场球,对体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这一条又是与人员储备不足相联系。近4个月的集训不知体能是怎么强化的。
沙拉木和可兰白克出场时间了了
三是战术储备不足。排出双中锋三后卫的阵容事出有因,临开赛前周鹏受伤了。但是,丁彦雨航的伤早就在那儿摆着,但教练组始终心存幻想,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也不至于使锋线位置这么被动。双中锋三后卫的阵容可以使用,但不能场场如此。中国篮球名教头陈文彬早就讲过:“以一套打法适应多种情况是困难的”。三后卫长时间在场上一个明显的短板是防守和篮板都吃亏。翟晓川作为锋线队员上场时间场均20分钟,他也非常卖力气,既有得分也抢了篮板,但他不擅长持球进攻。在人员使用这一点上李楠同样是保守的,既然调上了任峻飞、阿不都沙拉木和可兰白克,为什么不敢让他们上去多打会儿呢?实际呢?任峻飞三场打了8分钟,阿不都沙拉木4战打了5分钟,可兰白克一场还不到1分钟。别的队大部分是八九个人打球,可你能跟人家比吗?
心理素质不过硬
四是思想作风储备不足。这支中国男篮在比赛中表现起伏较大,球迷觉得精气神不够,血性不足,在形势不利时急躁,受挫后情绪低落丧失信心,这些表现说明球队的思想作风储备工作不到位,致使凝聚力不强,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战斗力和战术的执行力。重视和抓好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篮球队几十年来发展壮大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思想作风建设工作到位,球队就能打大仗、打恶仗,就有可能以弱胜强。无论是在物质匮乏和物质丰富的年代,这一条规律我们必须坚持,毫不动摇。
李楠作为运动员是很有特点的优秀球员,为八一队和国家队获取荣誉屡立战功,对此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为主教练,李楠确实资历尚浅,缺乏执教经验,临场指挥对战机的把握能力有待改进,他也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充实。诸多不足和差距表现在他执教这支中国男篮身上,但根源在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篮管中心,是篮管中心迷失了中国篮球的发展方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中国男篮打法与风格的确立,执教思路可以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丰富,但不可以丢弃自己的本质。阿根廷队的表现足够惊艳,成功经验就在于他们的执教思路近20年来一脉相承,其间虽然换了几茬主教练和助教,但他们始终坚持把自己的风格放在首位。可我们呢?就说2008年之后的这十年吧,郭士强、邓华德、扬纳基斯、宫鲁鸣、李楠,主教练居然多达5位!这5人的执教思路和执教方式能一致吗?执教理念能一脉相成吗?篮管中心的两位主任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吗?相互工作有延续吗?中国男篮能不跌到谷底吗?
新中国篮球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宝贵经验,当然也有失败教训。中国篮球之所以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就在于1981年召开的杭州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女篮先上,男篮紧跟”的战略部署,并制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中国女篮不仅要冲出亚洲,而且要在1983年的世锦赛上力争进入前三名;中国男篮在确保1982年亚运会冠军的基础上,力争在同年举行的世锦赛赛和1984年的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为了确保能实现奋斗目标,还对全国女篮甲级队前四名、男篮甲级队前六名提出了打好国际双边比赛,为国家队每年培养输送优秀队员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为了提高中国篮球竞技水平,调动地方积极性“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构图。正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核心思想指引下,全国篮球界同心同德团结奋战,才有了中国女篮先后夺得1983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的双获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4年悉尼世锦赛的双获银牌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男篮的紧跟稍稍晚了些,也经历了在美国培训变“一大四小”为“二大三小”阵容的探索失败之后,终于有了1986年世锦赛第九、1994年世锦赛和1996年奥运会八强的历史性的突破。能够在十多年间实现”女篮先上,男篮紧跟“的战略部署,就是得益于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打法的同时,坚定的走自己的路。从杨伯镛到李亚光、再到陈道宏,从钱澄海到孙邦,再到蒋兴权和宫鲁鸣,他们在中国运动员身高、体重条件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在坚持快、灵、准的风格的基础上,坚持“三从一大”,狠抓了攻守关系的转化,才写下了永垂中国篮球史册的辉煌篇章!老一辈人用一生的心血追求而铸就的宝贵财富,我们怎能轻易丢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伟人的教导言犹在耳,我们不该扪心自问吗?某些人却轻蔑地称中国篮球老前辈为“一帮老家伙”,你们这些“新家伙”倒是拿出点“新玩意儿”来呀?有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中国篮坛前辈陈文彬先生早在40多年前就指出:“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明确技术、战术发展方向,必须有一个远景规划 ,把目前任务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显然,中国男篮就折在了没有远景规划上。相当一个时期以来,篮管中心就围绕四年一个周期的奥运会转悠,选帅就是这么一个标准,能完成任务就干,不行就换。你听说过他们有远景规划吗?有人说李元伟有过,超前,很多东西没落地。超前?我看就是不切实际。国家队就是中国篮球的火车头,它成绩好才能带动整列火车,它成绩好才能使CBA联赛充满真正的活力,才具有货真价实的市场。在近阶段的一二十年内,CBA联赛就要为提高中国篮球竞技水平服务。但是,从没听说篮管中心及新的CBA公司认真研讨过联赛怎么为提高国家队和俱乐部队水平助力,有什么具体措施。现阶段说什么娱乐篮球,财富篮球之类,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
陈文彬先生早年还讲过:“盲目的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甚至战术配合和打法上也模仿的惟妙惟肖。”“学习外国,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独创,为了赶超他们”。这届杯赛期间很多关心中国篮球的人士都对中国篮球的“新洋奴”媚态提出了批评,作家肖复兴早在2008年奥运会时就提出对中国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应“敝帚自珍”。可惜。某些当权的人就是听不进去。如果2009年兵败天津后我们就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冷静思考一番,兴利除弊,何至于十年之后又尝苦酒?
2018年亚运会4金
中国篮球要想从谷底反弹,靠姚明一人是不行的。姚明作为球员时,有着不凡的经历。做为中国篮协主席,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他必定有改革之志。但是,积重难返,需要时间,举措需要实践的检验。不能他一说什么,就一个腔调的叫好。比如双国家队,媒体一捧就是创新。了解中国篮球历史的人都知道,从50年代到70年代就一直有双国家队,为完成不同的任务而精挑细选,那时人才济济,就说后卫吧,能叫出很多人名字:钱澄海、张锡山、余邦基、马清盛、李春祥、王忆诚、陈银宝等等。可如今呢?姚明创新的一点就是变征调为邀请,然而,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去年也有人建议,亚运会前应将红蓝队合并,集中优势兵力,在亚运会上演练最佳阵容。但是,两队没有合一。马前炮没人听呀!现在来看,亚运会的4枚金牌恰恰掩盖了很多问题,埋下了隐患,一阵喝彩声中让新一届中国篮协晕菜了,实乃满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