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和凯尔特人的比赛当中,有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照片让人瞠目:哈登在摔倒时,短裤上有可疑的黄色的痕迹,而这块污渍出现的位置,很难不让人产生遐想。
于是,“哈登是不是拉了裤子”就立刻成了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配合这场比赛的表现,哈登的拉裤子和哈登拉胯,产生了奇妙而恰到好处的联结。
社交媒体上的调侃,自然离不开皮尔斯——“哈登是否也需要一辆轮椅”,成了网友喜闻乐见并考验着篮球基础的点。2008年总决赛,皮尔斯被轮椅推出场,随后王者归来。事后他有一次说漏嘴,称自己当时是拉裤子了。所以王者归来不对,应该是出恭归来。即便皮尔斯否认,截图上探出来若隐若现的黄色,应该是没法否认。
当年皮尔斯之所以要轮椅,他自己说是憋得已经走不了路,只能找个轮椅推走,顺便掩盖一下。哈登就没这么机智,所以波士顿北岸花园,毕竟是人家轻车熟路,大胡子想去厕所,还得先等个节间休息,让保安或者保洁带你方便。
遇到这种情况,皮尔斯的操作显然是正确的,除了面露痛苦,还得不动声色。姚明有一次突然离场,引发全场猜测,但一会儿就生龙活虎地回来了,事后好久,姚明才承认当时是去上了个厕所。而当年还是骑士一员的罗斯,在和泰伦-卢耳语后,面色沉重地走向更衣室,一度被认定是将帅失和,后来才说漏嘴,内急去了。
诚恳如罗斯,也得承认去趟厕所需要表情管理,至少不能面露窃喜,而且适时要有痛苦状。这一点尤其场上的球员需要自行拿捏:比赛还没死球,总不能突然屎遁,起码得找个理由。诈伤是最合理的办法,外伤看不到,就说是内伤。怎么来的内伤,憋到内伤。
早年有一个不够机智的同学,步行者中锋罗伊-希伯特,就因为在对热火的比赛里突然拉稀,一溜烟冲向厕所,导致场上险些出现四打五,而被球迷记者当场得知,于是比赛还没打完,整个互联网上都充满了“希伯特被勒布朗打出屎来”的情态描写,其真实性存疑,但生动性,简直要造就一个新流派:粪土纪实文学。
但说到底,篮球运动员好就好在能换下去还能换回来,不严格来说,跑去球员通道找厕所,和回更衣室进一步检查,也可以当做一回事。总之该释放的释放,该归来的归来。鼻腔流血球衣见红和胯下一紧球裤见黄的唯一区别,可能也就是后面那款,不能拿来拍卖了?
但足球运动员就没那么容易,足球场的厕所普遍离得比较远,除了要熟悉建筑构造,首先还需要穿过庞大的一块场地。要只是训练,当年格策随便找个广告牌涓涓细流也就罢了,但要是冷不丁突然看到某个球员以单刀突破或者冲刺回防的势态奔向球员通道,那多半是肠道拥堵,令人战战兢兢,行为全靠本能。
通常而言,这类球员会故作深沉地更换一下行头,比如回来的时候,很夸张地指一下球鞋,意思是我出去换了根鞋带。但是这种欲盖弥彰的行为,把现场六七万人当傻子实在不太应该:且不论你出去那段时间都够你在外面小店把每一双鞋都试完尺码了,合着刚才那会儿你势若奔马冲出场外,就是突然良心发现,今日状态不佳只因脚上战靴不够lucky?
至于游泳运动员,可能没有那么需要担心。毕竟在泳池里比赛的时长,够不上发生这么戏剧化的突发。再说游过泳的朋友都有亲身经历,不管是在泳池里,还是江河湖海,水库澡堂,在水流的压强阻力下,显然需要做更多的功,失禁难度较大——反而是一跃而出奔向卫生间的场景更容易想象出来。当然了,保不齐真的有天赋异禀的运动员,试图用这种方式增添额外推力,而恰好泳池的蓝色基底,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不然在比赛中出现飞机拉线的情况,可能会影响下一池选手心理。但是保不齐他们有过类似体验,要不怎么那么多运动员采访的时候强调,这池水不干净呢?
但是膀胱的问题,总要好过肠道的问题,开过长途高速的司机,总要准备个大口径瓶子,以备突然之需。水往低处流,好就好在不用被指认,神不知鬼不觉,足球运动员随便找块草皮,只要不自我嫌弃,假装抽筋也是可以顺势搞定的,篮球运动员也可以学习下小托马斯,塞一块毛巾到裤裆里,方便之后记得告诉队友这块是我的,别趁我不备偷着擦脸就行。
说到底,体育运动,本质在于消耗能量,短途的看爆发力,长途的看耐力。除了有特殊的排水技巧的举重和拳击运动员,大家一般时候都没有非要在比赛场地里洒洒水的需要。大部分赛事都有必要的暂停和节间休息,就连足球,这几年也在部分炎热场次,增设了补水环节——就没有增设过排水环节。时间再久点的赛车、自行车赛事,通常也都只是车里准备个瓶子,用于饮水。
所以在普遍的视角,只要赛前没有摄入刺激性食品,运动员跑肚拉稀的概率非常低,即便有,那也能随机应变。哪怕是静态的项目,向裁判提出申请,也能在预案中,让赛事助手辅助监督完成内急,简而言之,这都是小事,无需多虑。
但也总有不得不担忧的,就是那种长距离项目,铁人三项,或者马拉松。赶上运动员赛前失策,突然胃部绞痛,又恰逢身边没有合适的丛林的时候,尴尬的场景不免出现。这种内容甚至不宜被单独拿出来观瞻,随便找个搜索引擎输入“马拉松、内急、失禁、腹泻”等相关词汇,总有大开眼界大倒胃口的景象,猎奇的读者们,也应该顺便同情一下运动员们一下。
如果是普通的跑步业余选手和爱好者,没有特别强烈的成绩需求,大可以随时在场边寻找商店餐厅,比赛中也总有移动厕所提供使用。况且说来,大部分跑过长距离比赛的选手,多少都知道要在赛前彻底排空肠道,不但免除后顾之忧,上场的时候也能“轻油作战”,节省负担。马拉松和铁人三项场边也提供饮水和食物,饿了渴了也不用太担心,路上再补基本上也足够。
但有时候事实总没有预期那么乐观,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鸟,都敌不过人之三急。不是每个人的胃肠都能容纳一切摄入品,指不定哪个补品就让你中招——一切产生剧烈急性胃肠炎症的反应通称为食物中毒。在剧烈的运动中,突然吃的喝的不合口味,情况就不容乐观。在纽约马拉松上,沿途的居民已经被官方打好招呼,要接纳突然跑到住户草坪上施肥的不速之客,但是像27岁的凯尔-西蒙斯就没那么走运——参加100迈超马的他在路上多吃了两个甜甜圈,结果还没有撑到官方指定施肥场所,就污染了裤子,导致不幸退赛。
但是这种毫无预兆的突然便意袭来,在科学角度仍然有迹可循。消化科专家杰夫-克雷斯平博士表示,“运动加速了你的消化道运动,给胃部更多的刺激,而胃部的动力会把消化道的东西运送到下半部。”他还有自己的顺口溜,“动得越快,拉得越多。”
肠胃病专家罗比尼-楚特坎博士给了进一步补充,“人类的消化道组织肌肉结构和手臂腿部的大块肌肉不同,运动刺激胃肠蠕动,胃肠收缩会加速运送消化完的产物,当它们进入直肠,大脑就会有排便的冲动,这种冲动时刻萦绕脑海,越有排便需求,就会加速奔跑,胃肠蠕动就更快。”
所以再加上原本大家都熟知的路途遥远,以及越跑越感觉遥不可及的厕所,情况就会急转直下,直到需要找个急转的地方直接排下。从心理学的角度,比赛中的紧张会让人体更加窘迫:你越担心在比赛中腹泻,这种担心就会加剧腹泻,与此同时还有件尴尬的事情:人类可以通过神经来部分控制胃肠蠕动,那么最可能出现的就是,在憋着的过程中,神经紧绷会导致胃肠蠕动更快,憋得就更痛苦。
因此经常跑马拉松的爱好者运动员们,都有自己的赛前食谱,有的干脆不吃,有的一两根香蕉配上清粥,有的吃点巧克力,还有真正的猛士,选择在赛前吃凶猛的刺激性食物,保证在起跑前通过一场剧痛痉挛来排空肠胃:当我提前被腹泻战胜了,腹泻就不可能再战胜我了!